听李德仁院士报告

昨晚和shenli 在八号楼听李院士的报告,显然主题是科协设置的,讲如何百优之类的。李院士讲了显然不可能人人百优,全国这么多高校,这么多专业,和每个专业众多的博士。学生只要用心学习,在某一方面有所贡献,就应该算是人才了。

第一点讲了最近升空的资源三号卫星,谈了卫星的性能以及他所带的团队是如何完成这个工程的,接着是敦煌数字化一些工作。就从他所谈到的工作和他的学生所做的工作来看,其实出几个百优都很正常的,很多都是独创性的工作,而且工作做得也非常具体,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的是贴合了国家的需要。

第二点是他对研究生和老师的要求。要求学生能够“读书”、“思考”、“创新”、“实践”,谈到学习,李院士讲到了他那时候学习条件没有这么好,也没有互联网带来的方便,自己基本上就是在图书馆里看书,做的笔记当时就有二十本了。而且现在学术界浮躁的风气非常严重,很多都没有认证读书,觉得到时候能到网上copy 就可以了。缜密思考能够指导人走向正确的方向,节约人的时间,如果一开始就选择了错误的模型,再怎么编程、调bug 也是浪费时间;批判性的思考能够给人以灵感和创新。创新是你所做的工作最好没有人做,如果去“啃”别人已经啃烂了的骨头,很难有什么肉的。实践就不说了,没有实践,之前的都是枉然。

第二点的第二部分是对老师提了几点要求:首先是要对自己的学生好,对一个学生好对他的将来影响非常大,老师的一点点鼓励会是学生的持久动力,并举了李院士本科时期得到王副校长肯定和帮助的例子,而他自己给他的研究生的补贴也是非常非常丰厚的。第二点是要大胆将自己的学生推到学术的前沿,老师可能在某些方面的细节没有学生清楚,但应该能够把握学科的前沿,并将学生指导到前沿进行研究,而不要拿一些别人已经做烂的东西来给学生做,更不能拿学生作为自己的劳动力(这个似乎在报告最开始就谈到了),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学生好毕业。第三点是要让每个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特长,不要强行改变学生喜好,对于毕业有困难的也要给其分配一个稍微适合他的工作让其毕业(中国毕竟现在还没有淘汰制)。最后一点是要向学生学习。

听李德仁院士报告》上有3条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